草原雕 Steppe Eagle学名:Aquila nipalensis

体长70~80厘米,翼展160~200厘米。由于年龄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色变化较大,从淡灰褐色到暗褐色都有。几乎所有的猛禽都是雌鸟体型比雄鸟大。

白天活动,以鼠类、野兔、旱獭、蜥属、蛇和鸟类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它们猎食的时间和啮齿类活动的规律很一致,大多在早上7-10时和傍晚。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悬崖上或山顶岩石堆中。每窝产卵1~3枚,通常为2枚。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为45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55~60天后离巢。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的高度均有踪影,但避开沙漠和茂密的林地,常见于北方的干旱平原。习性懒散,迁徙时有时结大群。

分布于欧洲东部,非洲,亚洲中部,印度,缅甸,越南等地。在国内繁殖鸟或夏候鸟见于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区,东至青海、内蒙古及河北。迁徙时见于中国的多数地区;越冬于贵州、广东及海南岛。郎木寺周边地区全年都能见到草原雕,部分为留鸟,部分是夏候鸟,有淡灰褐色型和暗褐色型。

草原雕目前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 White-tailed Eagle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尾羽为纯白色。不同年龄的亚成体,羽色在深浅上有所不同,尾由略杂有白色到完全白色,体羽接近成鸟羽色需要在5龄以后,而头要达到典型成鸟的淡黄褐色或沙褐色、蜡膜为黄色则需要8-10年。

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此外也吃野鸭、大雁、雉鸡、鼠类、野免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

白尾海雕的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发现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为波兰的国鸟。白尾海雕在中国境内较为罕见,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冬季于10-11月迁到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4月离开越冬地。在郎木寺周边区域有少数白尾海雕成为留鸟,冬季随着部分河流和湖泊结冰,在小范围内迁徙。

分布于中国境内的指名亚种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玉带海雕 Pallas's Fish Eagle学名:Haliaeetus leucoryphus

玉带海雕身长76-84厘米,翼展200-250厘米。尾羽主要为暗褐色,但是在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白色横带,宽约10厘米,并因此而得名。玉带海雕幼鸟尾部是完全的棕褐色,随着性成熟而慢慢换羽。

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的开阔地区,无论是平原或高原湖泊地区均有栖息。叫声响亮,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也吃蛙和爬行类。偶尔也吃羊羔,特别在4-5月产羔季节为甚。它特别喜欢吃旱獭幼仔,常在旱獭的洞口外面10多米远的地方等候,而且非常耐心,有时会一动不动地等上1—2个小时。一旦那些没有经验的旱獭幼仔从洞口中跑出来,就立即扑过去将其捕获。它们起飞时的声响很小,因此捕食的成功率很高。在外贝加尔地区生活的玉带海雕主要以鱼为食,兼吃一些鼠免和鸿雁。

分布于里海和黄海中间的地区、从哈萨克斯坦到蒙古国、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印度北部的亚洲中部地区进行繁殖。全球性易危,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及中部、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黑龙江和西藏南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境内数量非常稀少。

金雕 Golden Eagle学名:Aquila chrysaetos

成鸟的翼展平均超过2米,后头至后颈羽毛羽端金黄色,故名金雕。尾羽灰褐色,并有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第一年幼鸟尾羽白色,具宽的黑色端斑,翼下有白斑;第二年以后,尾部白色和翼下白斑均逐渐减少,尾下覆羽亦由棕褐色到赤褐色到暗赤褐色。

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天有时会结成较小的群体,但偶尔也能见到20只左右的大群聚集一起捕捉较大的猎物。它善于翱翔和滑翔,发现目标后,常以速度为每小时300千米之势从天而降,并在最后一刹那嘎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它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之多,如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等等,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兽类。

繁殖期因地而异,大体在3-5月。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45天。雏鸟晚成性,3个月以后开始长羽毛。一般只有一二只能够存活,孵出后经亲鸟共同抚育80天即可离巢。

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筑巢于山壁凸出处。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亚寒带、寒带地区。

白肩雕 Imperial Eagle学名:Aquila heliacal

体长73-84厘米,肩部有明显的白斑,这是区别其他雕的主要特征。

成鸟:头顶及颈背皮黄色,上背两侧羽尖白色。尾基部具黑及灰色横斑,与其余的深褐色体羽成对比。飞行时以身体及翼下覆羽全黑色为特征性。滑翔时翼弯曲。

幼鸟:皮黄色,体羽及覆羽具深色纵纹。飞行时翼上有狭窄的白色后缘,尾、飞羽均色深,仅初级飞羽楔形尖端色浅。下背及腰具大片乳白色斑。飞行时从上边看覆羽有两道浅色横纹。滑翔时两个翅膀平直,滑翔和翱翔时两翅也不象金雕那样上举成“V”字形,同时尾羽收得很紧,不散开,因而显得较为窄长。

亚成鸟:白肩雕亚成鸟羽轴明显,而成鸟不明显。

栖息于山地,也见于草原、丘陵、河流的砂岸等地。主要以啮齿类、野兔、雉鸡、石鸡、鹌鹑、野鸭、斑鸡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也吃爬行类和动物尸体。

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森林中高大的松树、槲树和杨树上,在稀疏树木的空旷地区,也多营巢于孤立的树上,偶尔也营巢于悬崖岩石上。通常一个巢能使用很多年。每窝产卵2-3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化,孵化期43-45天。雏鸟晚成性,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55-60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可离巢。通常每巢仅一只雏鸟能够成活。

繁殖从摩洛哥、西班牙等西北非洲和南欧、东欧往东到贝加尔湖、伊朗东北部、印度北部和中国。越冬于非洲东北部、印度,偶尔到朝鲜和日本。

白肩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全球性易危。中国分布于新疆天山,甘肃武威、张掖、文县、甘南,青海青海湖,陕西,辽宁旅顺,福建,广东。

大鵟 Upland Buzzard学名:Buteo hemilasius

体长 570-760毫米,它的体色变化较大,分暗型、淡型两种色型。大鵟的外形和普通鵟、毛脚鵟等其他鵟类都很相似,但体形比它们都大,另外它们三者的跗跖上的被羽有所不同,普通鵟跗跖仅部分被羽,毛脚鵟的被羽则一直达到趾的基部。

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以鼠类和鼠兔等为主要食物。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树上。巢呈盘状,可以多年利用。每窝产卵通常2-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孵化期大约为30天。雏鸟属于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45天,然后离巢飞翔,进行独自觅食的生活。 单一物种,无亚种。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上海、浙江、广西、四川、陕西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普通鵟 Common Buzzard学名:Buteo buteo

普通鵟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有淡色型、棕色型和暗色型3种色型。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偏白上具棕色纵纹,两胁及大腿沾棕色。

亚种japonicus繁殖于东北各省的针叶林;冬季南迁至北纬32°以南包括西藏东南部、海南岛及台湾。Vulpinus越冬于新疆西部天山、喀什地区及四川。甚常见,高可至海拔3000米。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以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曾在1只胃中发现6只老鼠。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

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由亲鸟共同孵卵,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大约28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40—45天后,再飞翔和离巢。

黑耳鸢 Black-eared Kite学名:Milvus migrans lineatus

黑耳鸢体长约65厘米,体羽深褐色,尾略显分叉,腿爪灰白色有黑爪尖。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具明显的浅色次端斑纹。

一般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庄、田野、港湾、湖泊上空活动,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

繁殖期4-7月。营巢于高大树上或营巢于悬岩峭壁上。雌雄亲鸟共同营巢,每窝产卵2-3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5枚的。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42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可飞翔。

分布广泛,西伯利亚东部,亚洲北部,日本,印度,缅甸,中国和琉球都有分布。冬天南到伊拉克,印度和东南亚。此鸟为中国最常见的猛禽。青藏高原大多的黑耳鸢冬季都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

苍鹰 Goshawk学名:Accipiter gentilis

主要以森林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小型鸟类为食。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见于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见于整个北半球温带森林及寒带森林。

红隼 Common Kestrel学名:Falco tinnunculus

红隼体长仅30多厘米。雌鸟明显比雄鸟大一圈。呈现两性色型差异,雄鸟的颜色更鲜艳。脸颊上有显眼的黑色条纹,是红隼以及其他一些隼的共有特征;背部和翅膀的砖红色上点缀着黑色斑点是这个种明显的识别特征;飞羽黑色,翼下虽然不红但也有黑色斑点;腹下淡黄色点缀着黑色纵纹;尾羽灰色,有着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在展开时尤为显眼。

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主要以蝗虫、蚱蜢、蟋蟀等昆虫,小型鸟类(例如麻雀,燕子)和老鼠,鼠兔、松鼠以及蛙、蜥蜴、蛇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悬崖、山坡岩石缝隙、土洞、树洞和喜鹊、乌鸦以及其他鸟类在树上的旧巢中。每窝产卵通常4~5枚。如果巢卵被破坏,通常要产补偿性的一窝,但产卵量明显减少,通常为2~3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亦替换雌鸟孵卵,孵化期28~30天。雏鸟晚成性,经过30天左右雌雄亲鸟共同喂养,雏鸟才能离巢。

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是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中国北部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南部繁殖种群为留鸟。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陆续迁到北方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末迁离繁殖地。迁徙时常集成小群,特别是秋季。

猎隼 Saker Falcon学名:Falco cherrug

猎隼体重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 浅色隼,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多生活于高山和高原,喜单个活动,俯冲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280公里,在无林或仅有少许树木的旷野和多岩石的山丘地带活动。主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

每当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总是先利用它那狭窄的翅膀飞行到猎物的上方,占领制高点,然后收拢双翅,头则收缩到肩部,以每秒75—100米的速度,呈25度角向猎物猛冲过去,在靠近猎物的瞬间,稍稍张开双翅,用后趾和爪打击或抓住猎物。此外,它还可以像歼击机一样在空中对飞行的山雀、百灵等小鸟进行袭击,追上猎物后,就用翅膀猛击,直至猎物失去飞行能力,从空中下坠,再俯冲下来将其捕获。

繁殖期为4-6月,大多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营巢或者营巢于树上,有时也利用其他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5枚,偶而产6枚。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雏鸟是晚成性的,孵出后由雄雌亲鸟共同喂养,大约经过40—50天后才能离巢飞走。

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燕隼 Eurasian Hobby学名:Falco subbuteo

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体长28-35厘米,体重为120-294克。翅膀折合时,翅尖几乎到达尾羽的端部,看上去很象燕子,因而得名。

燕隼是中国猛禽中较为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到村庄附近,但却很少在浓密的森林和没有树木的裸露荒原。

主要以麻雀、山雀等雀形目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龟子等昆虫,其中大多为害虫。主要在空中捕食,甚至能捕捉飞行速度极快的家燕和雨燕等。虽然它也同其他隼类一样在白天活动,但却是在黄昏时捕食活动最为频繁。

白尾鹞 Hen Harrier学名:Circus cyaneus

体长41-53厘米,雌雄外形差别很大,雄鸟灰色,雌鸟褐色。

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尤其是平原上的湖泊、沼泽、河谷、草原、荒野以及低山、林间沼泽和草地、农田耕地、沿海沼泽和芦苇塘等开阔地区。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干枯的芦苇丛、草丛或灌丛间的地面上,每窝产卵4—5枚。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为29—31天。雏鸟为晚成性,通常在孵出后的头几天由雌鸟在巢中看护,雄鸟外出觅食,2—3天后,雌鸟也经常外出捕食,饲喂雏鸟,大约在35—42天后雏鸟才能离巢。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美,往南至墨西哥;越冬于欧洲南部、西部、北非、伊朗、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日本。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越冬于甘肃、青海、长江中下游,南至广东、广西、福建、西至西藏、云南、贵州。

纵纹腹小鸮 Little Owl学名:Athene noctua

纵纹腹小鸮体小(23厘米),无耳羽簇。

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灌丛和平原森林地带。部分地昼行性,通常夜晚出来活动,在追捕猎物的时候,不仅同其他猛禽一样从空中袭击,而且还会利用一双善于奔跑的双腿去追击。以昆虫和鼠类为食,也吃小鸟、蜥蜴、蛙类等小动物。吃不完的会藏在洞中。比起其他猫头鹰的树栖特性,它的地栖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悬崖的缝隙、岩洞、废弃建筑物的洞穴等处,有时也在树洞或自己挖掘的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2~8枚,通常为3~5枚。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29天。雏鸟为晚成性,需要亲鸟喂养45~50天才能飞翔。野外寿命10-13岁。

留鸟。分布于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和中部等地。在中国广布于中国北方及西部的大多数地区,高可至海拔4600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雕鸮 Eurasian Eagle Owl学名:Bubo bubo

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栖息,缩颈闭目栖于树上,一动不动。但它的听觉甚为敏锐,稍有声响,立即伸颈睁眼,转动身体,观察四周动静,如发现人立即飞走。

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被誉为“捕鼠专家”。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动物骨头会被雕鸮吐出,丢弃在休息处周围,称为食团。

遍布于大部欧亚地区和非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直向东穿过西伯利亚到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往南一直到亚洲南部的印度和缅甸北部,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

秃鹫 Cinereous Vulture学名:Aegypius monachus

秃鹫属于大型猛禽,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翼展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大者可达3米以上)。 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

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 。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整体分布比较靠北,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南部。在亚洲,占据干旱和半干旱高寒草原和草原,可生活在海拔高达2000-5000多米的高山,栖息于高山裸岩上。 在中国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和四川西北部为留鸟。

高山兀鹫 Himalayan Vulture学名:Gyps himalayensis

高山兀鹫头和颈裸露,稀疏的被有少数污黄色或白色像头发一样的绒羽,颈基部长的羽簇呈披针形。 留鸟,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及河谷地区。主要以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动物。视觉和嗅常都很敏锐。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或通过嗅觉闻到腐肉的气味而向尸体集中,有时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攻击。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

由于较少捕食活的动物,它的脚爪大多退化,只能起到支持身体和撕裂尸体的作用,但可以更为方便地在地面上奔跑和跳动。为了从一些很大、很结实的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的尸体上拖出沉重的内脏,将肌肉一块块地撕下来吃掉,它的嘴变得异常强大。另外,由于取食尸体的需要,它的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变成了短短的绒羽,或者干脆裸露无羽,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头部伸进动物死尸的腹腔之内,而不会污染羽毛和造成阻碍。颈部的基部生长的一圈较长的羽毛则构成领襟,象人用餐时使用的的餐巾一样,起到防止弄污身上羽毛的作用。

胡兀鹫 Bearded Vulture学名:Gypaetus barbatus

胡兀鹫雄鸟体长95~125厘米,雌鸟体长1~130厘米,翼展约235至280厘米。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和颈都不象秃鹫、兀鹫那样裸露,而具有锈白色的完整羽毛。

胡兀鹫性孤独,常单独活动。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也吃陈腐了的旧的尸体。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除特别饥饿时它才赶走正在吃食的猛禽争抢食物外,一般它不和其他猛禽争抢食物,而是等在一边,等其他猛禽吃完后,才去捡吃剩下的残肉、内脏和骨头。

胡兀鹫的食物相当特别,主要以裸骨为主。它的食管非常有弹性,因此它可以吞下整块巨大的骨头(大至牛脊椎骨)。如果骨头太大,胡兀鹫会叼着它飞至50至80米高然后让它落下,摔成可以吞咽的大小。骨髓是它们90%的食物来源。

它们的巢大多位于岩洞里或悬崖的突出处,是用细枝堆成的平台,中间呈浅窝,里面衬草和毛发、毛皮、骨头等。繁殖期2~5月,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和1枚。亚成鸟通体为深色,要5年才能完全成熟。

主要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在非洲与亚洲的部分山地分布较广,但欧洲地区受到较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