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 Common Pheasant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

雄鸟羽色华丽,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几个亚种,颈部都有白色颈圈,甘肃亚种没有这个白色颈环;尾羽长而有横斑。雌鸟大都为褐和棕黄色,尾羽也较短。

雉鸡脚强健,善于奔跑,也善于藏匿。见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一般飞行距离不大,落地后又急速在灌丛中藏匿,轻易不再起飞。

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杂食性。

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中亚、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中国拥有世界近1/3的雉科物种,其中大约1/3是中国的特产种,素有“雉类王国”之称。

蓝马鸡 Blue Eared-pheasant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

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的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喜欢10-30只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一般多在拂晓和傍晚活动;夜间结群于枝叶茂盛的树上,它不飞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树枝,一直跳到接近顶端的树枝上为止。雉类鸟多集群活动,而马鸡的集群尤其壮观庞大。马鸡的集群有首领统帅,行动相当规律,有固定的夜宿地和觅食、沙浴场所。

马鸡多在冬季集群,繁殖期为4-7月,3月末群体即开始分散成对。4月末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向阳坡,巢多置于灌木、苔草、树堆或倒木下,也有置巢于树根部洞穴中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产卵,当雌马鸡产卵以后,开始坐巢孵卵,雄马鸡便不再与雌马鸡终日厮守了。

主要食物种类有云杉、山柳、苔草、紫罗兰、早熟禾、贝母等,甚至到耕地啄食玉米、小麦、荞麦以及豆类等农作物,偶尔也吃鳞翅目、膜翅目昆虫的幼虫。

蓝马鸡是中国特产,终年留居于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

血雉 Blood Pheasant学名:Ithaginis cruentus

雪雉是高寒山地森林及灌丛雉类,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多在1700-3000米。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垂直迁徙现象,夏季有时可上到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灌丛地带,冬季多在海拔2000-3000米的中低山和亚高山地区越冬。

血雉的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常常用嘴啄食,边走边吃,啄食的速度很快,但很少用脚和嘴刨食。还记录到鳞翅目幼虫、蚱蠓、金花虫等昆虫,以及蜈蚣、蜘蛛等10余种小型无脊椎动物食物。

性喜成群,常呈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活动。通常天一亮即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中午常在岩石上或树荫处休息。活动主要在林下地上,晚上到树上栖息。

血雉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份,随地区和分布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单配制。通常在3月末4月初群体即分散开来,并出现求偶行为和争偶斗争现象,常常两只雄鸟头对头地猛啄对方,直至败者逃去,胜利者和雌鸟配对。没有配偶的雄鸟则呈3-5只的小群游荡。

国内分布于西藏、四川,南至云南西北部,北达青海和甘肃的祁连山脉以及陕西南部秦岭等地。

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等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缅甸西北部。

高原山鹑 Tibetan Partridge学名:Perdix hodgsoniae

高原山鹑体长约28厘米,是一种体形略小的灰褐色鹑类。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高山苔原和亚高山矮树丛和灌丛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现象。于山前缓坡和灌丛地带,在耕地边一些草坡地方更易见到。

繁殖期3-4月,每窝产卵8-12枚。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多以10-15只鸟为群活动。不喜飞行,善于奔跑。在不得已时才飞翔,边叫边飞,还能滑翔,特别是往山下去时主要通过滑翔,一般不往山下奔跑。

主要以高山植物和灌木的叶、芽、茎、浆果、种子、草籽、苔藓等为食,并喜食新鲜食物。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

戴胜 Eurasian Hoopoe学名:Upupa epops

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以虫类为食。

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雏鸟孵出后的卵壳可能被亲鸟吃掉或衔出巢外,但是堆积在窝内的秽物和雏鸟粪便便却从不清理,加上雌鸟在孵卵期间会从尾部的尾脂腺里分泌一种具有恶臭的褐色油液,因此此弄得巢中又脏又臭、臭气四溢,污秽不堪,这就是它们俗称“臭姑姑”的由来。(但是据说有鸟友观察到戴胜亲鸟会清理巢穴)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高可至海拔3000米。

地山雀 Ground Tit学名:Pseudopodoces humilis

过去称作褐背拟地鸦,属于鸦科拟地鸦属的单属种,但新近的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比对,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确认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鸦」,并初步揭示了该物种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遗传印迹。细长的黑嘴是它最早被误认的原因,也成为了它最明显的特征。

栖息地包括温带草原、亚热带或热带的高海拔草原、高海拔疏灌丛和牧草地,常栖息于地面、在宽阔的草原上觅食以及易见于鼠兔居住或居住过的地方。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中国大陆和尼泊尔,国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中国西部昆仑山脉。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整个青藏高原海拔4000-5500米处,又从新疆西南部东至甘肃及宁夏经四川西部至云南东北部。

大山雀 Great Tit学名:Parus major

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

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

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昆虫为食。

世界性分布,在中国各地均为留鸟,部分秋冬季在小范围内游荡。

白眉山雀 White-browed Tit学名:Parus superciliosus

白眉山雀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中国中西部的特有种。于南山及青海东部至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松潘地区及西藏的昌都地区不罕见。在西藏南部拉萨地区也有记录。一般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坡灌丛间。

体小(13厘米)的山雀。白色眉纹显著,头顶及胸兜黑色;前额的白色后延而成白色的长眉纹;头侧、两胁及腹部黄褐;臀皮黄色;上体深灰沾橄榄色。与红腹山雀的区别在无白色脸颊且栖于少林木的生境。

结小群,有时与雀莺混群于高山矮小桧树及杜鹃灌丛中取食。

白腰雪雀 White-rumped Snow Finch

栖息于3000-4500米的多裸岩的高原荒漠、草原及沼泽边缘,喜结小群住于鼠兔群集处,栖息、营巢于鼠兔废弃的旧洞中。主要以草子、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期间喜吃昆虫。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蝗虫、象鼻虫、步行虫、甲虫等。

成对或小群活动,栖息环境较为稳定,尤其是繁殖期间,冬季进行小范围的游荡或垂直迁徙,成群在雪地上,有时也到居民点附近牲畜棚中活动和觅食,善于在地上奔跑、跳跃。飞翔甚有力,但飞行高度较低,通常离地10m左右,每次飞行距离不远。善鸣叫,尤其是繁殖期间。

白腰雪雀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中国西部。甚常见于海拔3000~4900米。留鸟于西藏、青海东部及甘肃西南部祁连山及阿尼玛卿山并四川的北部及西部岷山。

棕颈雪雀Rufous-necked Snowfinch学名:Montifringilla ruficollis

夏季和繁殖季节多成对活动,冬季常集小群活动,且随季节的变化,亦可作不大的垂直迁徙。飞行距离不远,约5-50米左右,飞行高度离地面约5-20米。夏季及繁殖季节多以昆虫为食,所食昆虫大部为草原害虫,如蝗虫等,是一种草原益鸟。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多见于海拔约2500-4000m 的高山、草原、荒漠和裸岩带以及多营巢于墙洞、土岩或鼠兔废弃的洞内。似其他雪雀,栖于鼠兔群集处。

褐翅雪雀 Tibetan Snowfinch学名:Montifringilla adamsi

体大(17厘米)的壮实而形长的雪雀。雄雌同色。虹膜-褐色;嘴-黑(繁殖期)或黄而端黑;脚-黑色。

分布于锡金、克什米尔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500m 的高山、草原或荒漠以及夏季在5000m 以上的高山上也可见到。

白眉朱雀 White-browed Rosefinch学名:Carpodacus thura

小型鸟类,体长15-17cm。

白眉朱雀是一种高山鸟类。栖息在海拔2000-45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和生长有稀疏植物的岩石荒坡,在喜马拉雅山和玉龙山地区甚至到海拔5000m的雪线附近,也栖息于树线附近的疏林灌丛和林缘等开阔地带。冬季也常下到海拔2000m的沟谷和山边高原草地。

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多成小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休息时也常停息在小灌木顶端。以草子、果实、种子、嫩芽、嫩叶、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至中国西北。

曙红朱雀 Pink-rumped Rosefinch学名:Carpodacus eos

体小(12.5厘米)的深色朱雀。眉纹、脸颊、胸及腰粉色。甚似红眉朱雀但体型较小,嘴细而尾短,无红眉朱雀的皮黄褐色两胁。额不似玫红眉朱雀鲜艳,且额上密布纵纹,腰更为淡粉。雌鸟体羽无粉色,羽色似玫红眉朱雀。

不常见留鸟于海拔3000~4900米的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及四川。部分鸟冬季南迁至云南西北部,也可能于其他处有繁殖。

喜开阔的高山草甸及有矮树及灌丛的干热河谷。冬季成群活动,有时与体型较大的红眉朱雀混群。

林岭雀 Plain Mountain-Finch学名:Leucosticte nemoricola

中等体型(15厘米)而似麻雀的褐色岭雀。带浅色纵纹,具浅色的眉纹和白色或乳白色的细小翼斑,凹形的尾无白色。雄雌同色,雏鸟较成鸟多暖褐色。与高山岭雀的区别在头色较浅,腰部羽的羽端无粉红色。

分布范围:中亚及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至中国中部及蒙古,见于海拔3600~5200米。栖于多石的山坡和高山草甸。为垂直迁移的候鸟,冬季下至海拔1800米于耕地边缘。常成大群作快速的上下翻飞。

白头鹀 Pine Bunting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白头鹀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体羽似麻雀,头顶黄褐杂以栗褐色羽干纹,头正中有一不很明显的白色块斑,胸部具显著纵纹。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朝鲜和中国等地。

石雀 Rock Sparrow学名:Petronia petronia

中等体型(15厘米)的矮扁形麻雀。具深色的侧冠纹,眉纹色浅,眼后有深色条纹。雄雌同色。最大特点喉下具一黑色点斑,紧接一弧形的黄色带斑。

在地面或植物上取食。食物主要是草和草籽,也吃谷物、水果、浆果和昆虫。

栖于荒芜山丘及多岩的沟壑深谷,高可至海拔3000米。结大群栖居且常与家麻雀在一起。栖息环境多为人迹罕至的山野,故不甚多见。该物种5月开始繁殖,营巢于悬崖和岩石缝中,以临近水边的悬崖峭壁最常见。

分布于古北界南部至中东、中亚和中国北方及蒙古。

黄嘴朱顶雀 Twite学名:Carduelis flavirostris

体小(13厘米)的褐色具纵纹的雀鸟。

分布于欧洲及中亚、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及中部至中国中部。常见于高海拔地区、平时生活在开阔地区、稀草的岩壁和石缝或石砾的农田、牧场中。

白眶鸦雀 Spectacled Parrotbill学名:Sinosuthora conspicillata

体小(14厘米)的鸦雀,顶冠及颈背栗褐色,白色眼圈明显。

中国中部的特有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青海(祁连山);甘肃(西部、西南部、东南部);陕西(西部);四川(北部、东北部、中部)。

白鹡鸰 White Wagtail学名:Motacilla alba

全长约18厘米,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鹡鸰鸟的共同特点是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

多栖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栖于小灌木或树上,多在水边或水域附近的草地、农田、荒坡或路边活动,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动捕食。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白鹡鸰大部份时间在地面活动,较少上树,行动时不象麻雀那样并脚跳跃,而是以很快的频率步行。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

黄头鹡鸰 Yellow-headed Wagtail学名:Motacilla citreola

多活动于水边,单个或成对地寻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状起伏。在农田土块、树洞、岩缝中筑巢。巢呈杯状。以细草根、枯枝叶、草茎、树皮等构成,内铺兽毛,鸟羽等。每窝产卵4~6枚。夏季食物主要是昆虫,秋季兼食些草籽;为地栖鸟类,喜沼泽草甸、苔原带及柳树丛。

灰鹡鸰 Grey Wagtail学名:Motacilla cinerea

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

尤其喜欢在山区河流岸边和道路上活动,也出现在林中溪流和城市公园中。海拔高度从2000米的平原草地到2000米以上的高山荒原湿地均有栖息。在中国长江以北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在长江以南主要为冬候鸟,部分旅鸟。每年多在3月末4月初开始迁来北方。

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

鸲岩鹨 Robin Accentor学名:Prunella rubeculoides

为岩鹨科岩鹨属的鸟类。中等体型(16厘米)的偏灰色岩鹨,胸部栗褐色。

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一般栖息于高山灌丛或草坡、土坎、河滩的低金腊梅灌丛地方。

棕胸岩鹨 Rufous-breasted Accentor学名:Prunella strophiata

喜较高处的森林及林线以上的灌丛。冬季往较低处迁移。主要以植物的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尤其在繁殖期间捕食昆虫量较大。

粉红胸鹨 Rosy Pipit学名:Anthus roseatus

粉红胸鹨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

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以及最高可达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灌木丛地带。多成对或十几只小群活动,性活跃,不停地在地上或灌丛中觅食。食物主要为鞘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昆虫,兼食一些植物性种子。

繁殖期5-7月。巢多置于草丛旁或草丛中地上凹坑内,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分布于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缅甸、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山西、河北、海南等地。

树鹨 Olive-backed Pipit学名:Anthus hodgsoni

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

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外贝加尔、阿尔泰山、蒙古,往东至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远东、朝鲜、日本,往南到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克什米尔、孟加拉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白顶溪鸲 White-capped Water-redstart

白顶溪鸲是雀形目鹟科的鸟类,自成一属。体长约19厘米。

该鸟一般不太怕人,但当受惊时即快速起飞,顺河川离水面高约1米左右飞去,飞行能力不强,飞不多远就又落下。在下午及阴天此鸟不太活动,有时伏栖在岩石或岸边树枝,不叫也不动地停留很久。啄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大多为水生种类,并兼食少量盲蛛、软体动物、野果和草籽等。

常栖于山区河谷、山间溪流边的岩石上、河川的岸边、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间,有时亦见于山谷或干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带很少见到。白顶溪鸲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栖息在较高的山地,秋冬季下到较低地带,一般生活在海拔1800-4800米间。

繁殖于上水头,可高至海拔4000米,但冬季沿河溪下迁。繁殖期约在4—6月初,有时6—7月间有第二窝。巢通常筑在山间急流岩岸的裂缝节、石头下、天然岩洞、树洞。巢隐藏得很好,不易被发现。

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

红尾水鸲 Plumbeous Water-redstart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

体小(14厘米)的雄雌异色水鸲。栖于溪流旁。

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留鸟。多站立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停立时尾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当发现水面或地上有虫子时,则急速飞去捕猎,取食后又飞回原处。有时也在地上快速奔跑啄食昆虫。当有人干扰时,则紧贴水面沿河飞行。

主要以昆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河谷与溪流岸边,巢多置于岸边悬岩洞隙、岩石或土坎下凹陷处,也在岸边岩石逢隙和树洞中营巢。巢呈杯状或碗状,通常隐蔽很好,不易被发现。

分布范围: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

北红尾鸲 Daurian Redstart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

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眼圈微白色。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很少进入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内。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

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分布范围:为留鸟,见于东北亚及中国,迁徙至日本、中国南方、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红腹红尾鸲 White-winged Redstart

体型较大(18厘米)的红尾鸲。耐寒,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雌鸟冬季往较低海拔处迁移,但雄鸟仍留居高海拔,有时在雪中找食。

雄鸟:似北红尾鸲但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雌鸟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具点斑羽衣的幼鸟已具明显的白色翼斑。

分布于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及西北部山脉--西藏及青海至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3000~5500米的开阔而多岩的高山旷野。越冬至河北、山西、四川南部及云南北部。

赭红尾鸲 Black Redstart学名:Phoenicurus ochruros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种数量较丰富。见于开阔区域的各海拔高度。领域性强。我国主要为留鸟,部分迁徙。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500m的高山针叶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草地。

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步行虫、蚂蚁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昆虫为食,也吃甲壳类、蜘蛛和节肢动物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种子、果实和草子。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或岩边洞穴中,也在河谷或路边悬岩缝穴和岩石间营巢,偶尔也在树洞中或树杈上营巢。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站在巢域灌木或石头上鸣叫。

分布范围:古北界;越冬至非洲东北部及中国东南。

蓝额红尾鸲 Blue-fronted Redstart学名:Phoenicurus frontalis

体长14-16cm。雄鸟夏羽前额和一短眉纹辉蓝色。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主要为留鸟,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部分亦进行小距离的水平迁徙。

繁殖期5月末至8月初。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2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尤以林线上缘多岩石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地区较常见,冬季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

分布于中国(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秦岭,湖北,四川,贵阳,云南,西藏),阿富汗西北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地区,冬季也见于缅甸北部。

白喉红尾鸲 White-throated Redstart学名:Phoenicurus schisticeps

白喉红尾鸲是一种高山森林和高原灌丛鸟类。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山针叶林以及林线以上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中,冬季常下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活动。

主要以金龟子、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和缅甸北部。

黄腹柳莺 Tickell's Leaf Warbler学名:Phylloscopus affinis

黄腹柳莺是较为常见的鸟类,中等体型(10.5厘米)。在西藏,黄腹柳莺的栖息环境多样,从海拔超过2000米的林区、农耕地区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灌丛地区均有分布。在陕西见于海拔1100米的阔叶树中,靠近地面的灌丛中觅食,有时爬到树枝或树叶上作短距离离地飞向空中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在青海,它喜欢栖息于林缘和草原灌丛地带。

食物有蚂蚁、蝇类、蚊、甲虫、鳞翅目幼虫等。

分布范围:繁殖于巴基斯坦北部经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越冬至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北部及中国西南。

小云雀 Oriental Skylark学名:Alauda gulgula

身长约15厘米,具耸起的短羽冠,上有细纹

云雀飞翔到一定高度时,稍稍浮翔,又疾飞而上,直入云霄,故得此名。云雀有高昂悦耳的声音。在求爱的时候,雄鸟会唱着动听的歌曲,在空中飞翔,或者响亮地拍动翅膀,以吸引雌鸟的注意。小云雀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地面凹处,巢多置于草丛中或树根与草丛旁,隐蔽较好,但有时也置巢于裸露的地面上,巢旁无任何植物隐蔽。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及太平洋诸岛屿。

凤头百灵 Crested Lark学名:Galerida cristata

在雀形目中体型略大,体长17-18厘米。具羽冠,冠羽长而窄。

凤头百灵和小云雀的区别:凤头百灵的凤头是很明显的(凡是名称中带Crested 都是凤头十分显著的,譬如八哥);而小云雀的凤头不是很明显。凤头喙长且弯,体型偏大;小云雀喙短,体型偏小些。

栖于干燥平原、旷野、半荒漠、沙漠边缘、农耕地及弃耕地。主要以草籽、嫩芽、浆果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甲虫、蚱蜢、蝗虫等,属杂食性。

分布于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朝鲜及中国。中国分布于新疆西北部、青海、甘肃、宁夏贺兰山沿黄河、河北南部、内蒙古西部包头。江苏和四川北部等部分地区为冬候鸟。

角百灵 Horned Lark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

雄鸟具角羽。颊部白色并具有黑色宽阔胸带。雌鸟及幼鸟:色暗(且无"角"),但头部图纹仍可见。飞行时翼下白色。

主要在地上活动,一般不高飞或远飞。善于在地面短距离奔跑,如遇惊扰则站立不动,抬头张望,当危险临近,才做短距离飞行。角百灵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青稞、植物碎片、蝗虫、鳞翅目幼虫和甲虫碎片。

分布范围:全北界、北非、墨西哥南部、南美洲、中国的青藏高原,新疆和东北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荒漠、草地、草原或岩石上以及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和草原地区最常见,冬季有的也出现于沿海地带。

黑喉石鵖 Siberian stonechat学名:Saxicola maurus

黑喉石鵖中等体型(14厘米)的黑、白及赤褐色石鵖。雄鸟头部、喉部及飞羽黑色,颈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鸟色较暗而无黑色,喉部浅白色。

从海拔几百米到4000m以上的高原河谷和山坡灌丛草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灌丛草地鸟类。不进入茂密的森林,但频繁地见于林缘灌丛和疏林草地,以及林间沼泽、塔头草甸和低洼潮湿的道旁灌丛与地边草地上。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一般巢营于林缘草甸中的小树或灌木下的塔头苔草丛中或倒木树洞中,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为4-7月。

繁殖于古北界、日本、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的北部;冬季至非洲、中国南方、印度及东南亚。

戈氏岩鹀 Godlewski's Bunting学名:Emberiza godlewskii

体大(17厘米)的鹀。喜干燥而多岩石的丘陵山坡及近森林而多灌丛的沟壑深谷。

具独特扩散方式的种类,分布于阿尔泰山,俄罗斯的外贝加尔 ,蒙古,中国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越冬在缅甸东北部。

普通䴓 Eurasian Nuthatch学名:Sitta europaea

中等体型(13厘米)而色彩优雅的䴓。上体蓝灰,过眼纹黑色,喉白,腹部淡皮黄,两胁浓栗。

在树干的缝隙及树洞中啄食橡树籽及坚果。飞行起伏呈波状。偶尔于地面取食。成对或结小群活动。甚常见于中国大部地区的落叶林区。

红翅旋壁雀 Wallcreeper学名:Tichodroma muraria

多生活于非树栖高山型、栖息在悬崖和陡坡壁上以及或栖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中的山坡壁上。

分布于欧洲、西南亚地区。

河乌 Dipper学名:Cinclus cinclus

河乌是河乌科河乌属的鸟类,分为白色型和褐色型。鸟类中唯一的水栖鸣禽。在欧亚大路上广泛分布。

体羽丰满,嘴细长而尖,翼和尾均短,嘴和腿似鸫,羽毛不透水。鼻孔上有一可活动的盖,眼有第三层眼睑,这些都适应于半水栖生活。栖息于1500米以上的森林及开阔区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间溪流。在部分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动。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主要在水中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他水生小形无脊椎动物为食。此外也吃野生植物如蓼科、禾本科等的种子、树叶,小鱼、甲壳类、蜘蛛、蜗牛等。

每年4-7月繁殖,一年一窝。巢筑在水边岩石下或树根下,呈圆屋顶状。

灰背伯劳 Grey-backed Shrike学名:Lanius tephronotus

具黑色眼罩,头和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灰背伯劳的雌雄同色,区别甚微。

以昆虫为主食,也吃鼠类和小鱼及杂草。

繁殖期5~7月,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距地从0.3~7m不等。巢为杯状,置于枝杈基部。

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在西藏及中国西部替代棕背伯劳,于华中两者有些重叠。地方性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高可至海拔4500米的灌丛、开阔地区及耕地。

大杜鹃 Common Cuckoo学名:Cuculus canorus

中等体型(32厘米)的杜鹃,俗名布谷鸟。上体灰色,尾偏黑色,腹部近白而具黑色横斑。“棕红色”变异型雌鸟为棕色。大杜鹃,小杜鹃,四声杜鹃外形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叫声。

响亮清晰的标准型kukoo声,通常只在繁殖地才能听到。大杜鹃繁殖期5-7月。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代孵代育。

主要以松毛虫、五毒蛾 、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

繁殖于欧亚大陆,迁徙至非洲及东南亚。夏季繁殖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四声杜鹃 Indian Cuckoo学名:Cuculus micropterus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

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毛虫,这种食性在其他鸟类中很少见。尤其喜吃鳞翅目幼虫,如松毛虫,树粉蝶幼虫、蛾类等,兼有金龟虫甲、虎虫甲,有时也吃植物种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四声杜鹃游动性较大,无固定的居留地。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远达俄罗斯远东,东到日本,南达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大巽它群岛。

棕背黑头鸫 Kessler's Thrush学名:Turdus kessleri

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主要生活在3600-4500米林线以上的杜鹃和柳树灌丛中以及冬季下迁至海拔2100米处。

长尾地鸫 Long-tailed Thrush学名:Zoothera dixoni

不常见。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部和四川。迁徙时在广西西部有过记录。栖于海拔1200~4000米常绿林。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至中国西南部,越冬至缅甸北部及西部、印度支那北部。

橙翅噪鹛 Elliot's Laughingthrush学名:Garrulax elliotii

橙翅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2-25cm。

栖息于海拔1500-3400m的山地和高原森林与灌丛中。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在灌丛下部枝叶间跳跃、穿梭或飞进飞出,有时亦见在林下地上落叶层间活动和觅食。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属杂食性。所吃昆虫主要以金龟甲等鞘翅目昆虫居多,其次是毛虫等鳞翅目幼虫。

分布于印度和中国青海、甘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留鸟。

山噪鹛 Plain Laughingthrush学名:Garrulax davidi

中等体型(29厘米)的偏灰色噪鹛。嘴稍向下曲(噪鹛属鸟类的特色)。夏季吃昆虫,辅以少量植物种子、果实;冬季则以植物种子为主。

中国特产鸟类。本种为我国噪鹛属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分布于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的西南部和华北部分地区。中国北方及华中的特有种。偶见于海拔1600~3300米的山区。从黑龙江西部至湖北往西至青海东部;甘肃-青海边境的祁连山,祁连山南部和青海东南部的阿尼玛卿山脉、四川的岷山及邛崃山。

大噪鹛 Giant Laughingthrush学名:Garrulax maximus

体大(34厘米)而具明显点斑的噪鹛。性胆怯而隐匿,常在林下或林缘茂密的灌丛间跳来跳去,或在地上落叶层中觅食,常常仅闻其声而不见其影,叫声响亮、粗犷。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也吃蜘蛛、蜈蚣、石龙子、虾、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

是中国特产鸟类,地区性常见于海拔2000~4000米山区,于甘肃极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家燕 Barn Swallow学名:Hirundo rustica

世界性分布。主要以昆虫为食,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

崖沙燕 Sand Martin学名:Riparia riparia

常成群生活,群体大小多为30-50只,一般不远离水域。崖沙燕主要以昆虫为食。捕食活动在空中,专门捕食空中飞行性昆虫,尤其善于捕捉接近地面和水面的低空飞行昆虫。

崖沙燕繁殖期5-7月,成群在一起营群巢,通常10多只至数十只在一起营巢,也有上百只或数百只在一起营巢的,巢洞一个接一个,彼此挨得很近。

分布于全世界,澳大利亚除外。欧亚大陆的鸟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崖沙燕在中国主要为留鸟。

烟腹毛脚燕 Asian House Martin学名:Delichon dasypus

烟腹毛脚燕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悬崖峭壁处,尤其喜欢栖息和活动在人迹罕至的荒凉山谷地带。擅长在空中捕捉飞虫。

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日本;越冬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灰斑鸠 Eurasian Collared Dove学名:Streptopelia decaocto

主要以各种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草籽、农作物谷粒和昆虫。

繁殖期4~8月。1年繁殖2窝。通常营巢于小树上或灌丛中。主要由雌鸟孵卵。雄鸟多在巢附近休息和警戒。孵化期15~17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大约经过15~17天的喂养雏鸟即可飞翔离巢。

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的温带、亚热带地区及非洲北部;中国除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台湾等地外几乎均有分布。

喜鹊 Common MagpieLatin: Pica pica

除南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该物种的身影。

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

灰喜鹊 Azure-winged Magpie学名:Cyanopica cyanus

比喜鹊但稍小,体长33-40cm。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和人工林内。

分布于西班牙半岛,法国,蒙古北部,黑龙江流域至朝鲜半岛,日本。中国东北至华北,西至内蒙古,山西,甘肃,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直至福建。

红嘴山鸦 Red-billed Chough学名:Pyrrhocorax pyrrhocorax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地,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500米。常见在河谷岩石、高山草地、稀树草坡、草甸灌丛、高山裸岩、半荒漠、海边悬岩等开阔地带活动。主要以金针虫、天牛、金龟子、蝗虫、蚱蜢、螽斯、蝽象、蚊子、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期4-7月间。通常营巢于山地悬岩、沟谷、河谷等开阔地带,巢多置于人类难于到达的悬崖峭壁上的岩石缝隙、岩洞和岩边往内的凹陷处,也有在屋檐下、梁上和枯井壁凹陷处筑巢的。

分布于中国、英伦三岛、欧洲中部和南部、北非、高加索、中亚、阿尔泰、贝加尔湖、蒙古和东亚。

达乌里寒鸦 Daurian Jackdaw学名:Coloeus dauuricus

体型略小,约32厘米。

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平原、农田、旷野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河边悬岩和河岸森林地带较常见。夏季多见于山中,冬季见于平原。通常营巢于悬崖崖壁洞穴中,也在树洞和高大建筑物屋檐下筑巢。成群在一起营巢,有时亦见单对在树洞中或树上营巢的。

杂食性鸟类,垃圾、腐肉、植物种子、各种昆虫和鸟卵都在本物种的食谱上面,也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分布范围:俄罗斯东部及西伯利亚,西藏高原东部边缘,中国中部、东北及华东。

小嘴乌鸦 Carrion Crow学名:Corvus corone

体大(50厘米)的黑色鸦,杂食性鸟类,以腐尸、垃圾等杂物为食亦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是自然界的清洁工。

小嘴乌鸦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从欧洲西部到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之间的广大地区有本物种分布,向南一直到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均可见到本物种;在中国的北部地区、四川、福建、广东、南至海南南部和云南南部也都有本物种的分布记录。

渡鸦 Common Raven学名:Corvus corax

渡鸦是雀形目中体型最大最重的鸟类。成鸟身长56-69厘米,翼展116-118厘米,寿命16年。在较冷的地区,如喜玛拉雅山及格陵兰岛的渡鸦的体型和喙较大;而在温暖地区的渡鸦体型及喙的比例较小。

渡鸦通常独栖,但可聚成小群活动觅食,偶成大群。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行为复杂,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鸣声简单粗厉。栖息于高山草甸和山区林缘地带。杂食性,主要取食小型啮齿类、小型鸟类、爬行类、昆虫和腐肉等,也取食植物的果实等,甚至人类活动的剩食。

渡鸦可以在不同的气候下生存,这种鸦属中分布最广的物种遍布整个全北区,无论是低海拔还是5,000米以上的高度都有分布,在高达6,350米的珠穆朗玛峰上也有其踪影。

雪鸽 Snow Pigeon拉丁名:Columba leuconota

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青稞、油菜籽、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悬岩地带,也出现于高海拔地区裸岩河谷和岩壁上。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国内分布于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沿喜马拉雅山向西。国外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和印度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