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 Black-necked Crane学名: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杂食性,以植物的叶、根茎为食,也吃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

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飞到繁殖地,择偶交配后,在四面环水的草墩、芦苇丛或在地面营巢。巢甚简陋,主要由就近收集的枯草构成。每窝产卵通常2枚,由雌雄亲鸟共同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卵期30-33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当日即能行走。由于雏鹤天生好斗殴,3天内的成活率只有60%,直到43日龄之后,斗殴行为方才消失。

从9月开始结群南迁越冬,通过环志已确知有两条迁徙路线:①由四川若尔盖至贵州草海,直线距离800 km左右;②由玉树隆宝滩至纳帕海,直线距离700 km;依据调查资料分析推测,在西边可能还有第三条迁徙路线。在越冬地生活150天左右。越冬集群形式有家庭群、亚成体群、以及与灰鹤或其他雁鸭组成的混合群。

黑颈鹤越冬时集群较大,它们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长途飞行时,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齐队伍。它的越冬地要比繁殖地相对集中,主要有贵州的草海,云南东的昭通,西北部的中甸、丽江和宁蒗,西藏拉孜、谢通门、日喀则、扎囊乃东等地的沼泽、湿地和河流等水域。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

黑颈鹤的生存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高原地区湖泊的开发利用、建立渔场、修筑公路,以及大规模排水、改造沼泽、游牧区域扩展等。这些人类活动使得沼泽干燥,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冬季缺少食物,使黑颈鹤受到严重威胁。

估计到2011年止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1万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 Black Stork学名:Ciconia nigra

黑鹳通常在干扰较少的河渠、溪流、湖泊、水塘、农田和沼泽水边浅水处觅食,食物以鱼类为主,其次是蛙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偶尔会有少量蝼蛄、蟋蟀等昆虫。 实行终身一夫一妻制。

在繁殖地,对多岩生境的偏好,形成了黑鹳在中国华北至青藏高原东缘繁殖的特征。山东已知的唯一一巢黑鹳就在泰山,这恰好是太行山至东海之滨间最大的峭壁所在。甘肃尕海保护区有国内已知最大的黑鹳繁殖群,保护区湿地周围也环绕着青藏高原边缘山地的陡崖。

鹳科和鹰科,是亲缘关系很近的两支,都是鸟类中的顶级掠食者,不过发展的方向不同。全球的鹳和鹰都发源于热带地区,至今赤道附近也依然是鹳种类最丰富的地方。鹳的祖先从热带向北扩散演化,欧亚大陆的黑鹳和两种白鹳就是分布最靠北者。尤其是黑鹳,曾经分布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等接近北极圈而其他鹳无法涉足的地方。但无论黑鹳还是白鹳,都会向南迁徙越冬,很多个体要一直飞回祖先起源的热带。

黑鹳在欧洲和非洲是数量相对丰富的涉禽,但在中国其个体数量却极其稀少,只有1000多只,这是因为黑鹳对栖息生境要求较高,偏好在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沼泽觅食,水深不超过40厘米。然后黑鹳分布区内的许多河流,如今水量大幅度减少,河床变窄,有些完全干涸,使黑鹳失去栖息生境。各地河流大规模挖沙取石,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大为减少,加上掠夺性的捕鱼,进一步加剧了黑鹳食物资源枯竭,导致它们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又因黑鹳体形较大,起飞需要助跑,升空之初飞行速度较慢,因此它们觅食或停栖时,极易遭到猎杀。黑鹳营巢于高树或悬崖峭壁之上,孵卵期长达30天,幼鸟在巢生长期通常为70天,因此黑鹳的巢、卵和雏鸟更容易被人们毁坏和掏取。

大天鹅 Whooper Swan学名:Cygnus Cygnus

大天鹅体长120-160cm,翼展218-243cm,体重8-12kg,寿命8年。

大天鹅的喙部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叫做赫伯小体,主要生于上、下嘴尖端的里面,它就是靠嘴缘灵敏的触觉在水中寻觅水菊、莎草等水生植物,有时也捕捉昆虫和蚯蚓等小型动物为食。

在繁殖期喜欢栖息在开阔的、食物丰富的浅水水域中,如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塘和流速缓慢的河流。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昼夜均有活动。候鸟,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天鹅的分布区非常广阔,而且无论是繁殖期还是越冬期,活动范围都与当年的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气候温和,它的繁殖区域可以向北方扩展,繁殖的时间也可以提前一些;而在气温较低的年份,冬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附近湖泊。

每年冬季有大约40只左右从西伯利亚南迁的大天鹅抵达在尕海湖周边冬季不结冰的水域越冬。

苍鹭 Grey Heron学名:Ardea cinerea

大型水鸟(92cm),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多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也在浅水湖泊和水塘中或水域附近陆地上觅食。觅食最为活跃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

繁殖期为4-6月。营巢在水域附近的树上或芦苇与水草丛中。多成小群集中营群巢。有时一棵树上有巢数对至十多对。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通常雄鸟负责运输巢材,雌鸟负责营巢。在树上营巢者,巢材多用干树枝和枯草,在芦苇丛中营巢者,则多用枯芦苇茎和苇叶构成。

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在东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种群冬季都要迁到南方越冬。偶尔亦见有少数个体留在北方繁殖地不迁徙。迁徙时常呈小群,亦有单个和成对迁徙的。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在中国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池鹭 Pond-heron学名:Ardeola bacchus

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鱼类、蛙、昆虫为主,幼雏与成鸟的食物成分相类似。繁殖期营巢于树上或竹林间,巢呈浅圆盘状,由树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树枝及菝葜藤等组成,巢内无其他铺垫物。

池鹭的部分种群为留鸟,部分迁徙,特别是在中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数都为留鸟。

分布于孟加拉国至中国及东南亚。越冬至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及大巽他群岛。

斑头雁 Bar-headed Goose学名:Anser indicus

斑头雁因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而得名。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斑头雁尽管游泳很好,但主要以陆栖为主,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善行走。

性喜集群。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是非常适应高原生活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飞越珠峰,为此它可以承受仅有海平面上30%的氧气浓度。据研究,它们的血红蛋白的α亚基发生变异,导致他们的血红蛋白可以迅速地与氧结合,这是对高原生活地一种适应。3月中旬开始从中国南部越冬地迁往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地。迁徙多在晚上进行,白天休息和觅食。

通常在3月末4月初进人繁殖地,4月初配对已基本形成,开始出现交配活动,交配在水中进行。通常营巢在人迹难至的湖边或湖心岛上,也有在悬崖和矮树上营巢的,常呈密集的群巢。营巢以雌鸟为主,雄鸟起协助和保护作用。

灰雁 Greylag Goose学名:Anser anser

灰雁寿命可达17年。雌雄相似,雄略大于雌。以粉红色的嘴和脚为本种特征。灰雁在民间被叫做“大雁”。是最常见的欧亚代表种,也是西方家鹅的祖先。

灰雁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在地上行走灵活,行动敏捷,休息时常用一只脚站立。游泳、潜水均好,但不能持久。警惕性很高,特别是成群在一起觅食和休息的时候,常有一只或数只灰雁担当警卫,不吃、不睡,警惕的伸长脖子,观察着四方,一旦发现敌人临近,它们首先起飞,然后其他成员跟着飞走。主要在白天觅食,夜间休息。

食物主要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迁徙期间和冬季,亦吃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和幼苗。

一般2~3龄性成熟。繁殖期4~6月。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本物种是古北区代表鸟种之一,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欧洲北部、东部、冰岛以及中国新疆西部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北的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伊拉克、印度西北部、中国南方的江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有本物种越冬。飞行高度很高,通常晚上迁徙,白天休息和觅食。

白骨顶鸡 Eurasian Coot学名:Fulica atra

白骨顶是骨顶属的鸟类。体长约40cm,嘴巴和额甲为白色,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两性相似。

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为主,也吃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

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广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分布甚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白眼潜鸭 Ferruginous Duck学名:Aythya nyroca

白眼潜鸭属中型潜鸭,体长33-43厘米,体重0.5千克以上不到1千克。雄鸟头、颈、胸暗栗色,颈基部有一不明显的黑褐色领环。雌鸟与雄鸟基本相似,但色较暗些。虹膜雄鸟银白色,雌鸟灰褐色。

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为各类水生植物的球茎、叶、芽、嫩枝和种子。也食动物性食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蠕虫以及蛙和小鱼等。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

白眼潜鸭是古北界南部典型的淡水潜鸭,极善潜水,但在水下停留时间不长。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区富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大的湖泊、水流缓慢的江河、河口、海湾和河口三角洲。属迁徙性鸟类。迁徙时成群,常成十多只至几十只的小群,很少有上百只的大群。

赤嘴潜鸭 Red-crested Pochard学名:Netta rufina

赤嘴潜鸭是鸭科狭嘴潜鸭属的鸟类。繁殖期雄鸭易识别,锈色的头部和橘红色的嘴与黑色前半身形成对比。繁殖后雄鸟似雌鸟但嘴为红色。雌体纯褐色。

赤嘴潜鸭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淡水湖泊、水流较缓的江河、河流与河口地区,特别是有水边植物和水较深的淡水湖泊最为喜欢。休息时多成群停息在有水草的滩边沙洲和湖心岛上。

主要通过潜水取食。觅食多在清晨和黄昏。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尔也吃鱼虾贝壳类。

繁殖期为4一6月。通常在越冬地时即已成对。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营巢活动。巢较密集。有时在一个芦苇垛坐就能发现6—7巢。

世界性繁殖于东欧及西亚;越冬于地中海、中东、印度及缅甸。中国繁殖于中国西北,最东可至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冬季散布于华中、东南及西南各处。

红头潜鸭 Common Pochard学名:Aythya ferina

中等体型(46厘米)的鸭类。栗红色的头部与亮灰色的嘴和黑色的胸部及上背成对比。腰黑色但背及两胁显灰色。虹膜—雄鸟红而雌鸟褐。

栖于有茂密水生植被的池塘及湖泊。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有很好的潜水技能,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

繁殖于英国、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欧洲、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和中国。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和日本等国家。

绿头鸭 Mallard学名:Anas platyrhynchos

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

绿头鸭系杂食性。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绿头鸭除格陵兰亚种、夏威夷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等部分亚种不迁徙属留鸟外,其他亚种,包括分布在中国的指名亚种均要迁徙,属迁徙型鸟类。迁徙系分批逐步地进行,特别是秋季迁徙最明显,常常前一批离开不久又飞来另一批,而且集群亦比春季大,有时在一个迁徙中间停息站上,集群达千只以上。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越冬在欧洲、亚洲南部、北非和中美洲一带。

斑嘴鸭 Eastern Spot-billed Duck学名:Anas zonorhyncha

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cm,体重1kg左右。雌雄羽色相似。嘴黑而嘴端黄且于繁殖期黄色嘴端顶尖有一黑点为本种特征。

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很少潜水,善游泳和行走,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常见的食物主要为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以及草籽和种子。此外也吃谷物种子、昆虫、软体动物等。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草丛中或芦苇丛中,也营巢于海岸岩石间或水边竹丛中。巢主要由草茎和草叶构成,产卵开始后亲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绒羽垫于巢的四周,结构甚为精致。

分布范围:印度、缅甸、东北亚及中国。

绿翅鸭 Eurasian Teal学名:Anas crecca

绿翅鸭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

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水生植物种子和嫩叶,有时也到附近农田觅食收获后散落在地上的谷粒。其他季节除吃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螺、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水边浅水处。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晚上和白天亦觅食。每日觅食时间较长。休息多在水边地上或沙洲和湖中小岛上。

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开阔、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扰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种水塘中,非繁殖期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湾、沙洲、沼泽和沿海地带。

广泛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赤膀鸭 Gadwall学名:Anas strepera

赤膀鸭是中型鸭类,个体较家鸭稍小,体长44-55厘米,体重0.7-1千克。

以水生植物为主。常在水边水草丛中觅食。觅食时常将头沉入水中,有时也头朝下,尾朝上倒栽在水中取食。除食水生植物外,也常到岸上或农田地中觅食青草、草子、浆果和谷粒。

迁徙时常呈家族群或由家族群组成的小群迁徙。

世界范围内繁殖于冰岛、英国东南部,往东横跨欧洲、亚洲一直到堪察加半岛,往南到荷兰、德国、俄罗斯中部、里海、中亚、加拿大和美国;越冬在欧洲南部、中国南部、日本、越南、印度、北非和北美南部和太平洋中的范宁岛。

赤麻鸭 Ruddy Shelduck学名:Tadorna ferruginea

赤麻鸭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夏季具黑色领环。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多见于内地湖泊及河流。极少到沿海。

主要以水生植物叶、芽、种子、农作物幼苗、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蛙、蚯蚓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6~10枚,卵椭圆形,淡黄色,雌鸟负责孵卵。经常利用旱獭废弃的洞穴筑巢。

繁殖于欧洲东南部、亚洲中部、蒙古、非洲西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内蒙古、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越冬于日本南部、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非洲尼罗河流域,中国的华北、长江流域省份,偶见于台湾岛内。

普通秋沙鸭 Common Merganser学名:Mergus merganser

普通秋沙鸭是中国秋沙鸭中个体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体长54-68cm,体重最大可达2kg。

善于潜水,在水中追捕鱼类等食物。食性以鱼、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亦采食少量的水生植物。

冬季和迁徙期间在中国东部和长江流域是常见的,而且种群数量较大,遍布于各种湖泊、山区溪流和低地。

呈小群迁飞,一般沿河流迁徙。飞行高度通常不高,多紧靠水面飞行。

繁殖期5-7月。通常呈小群到达繁殖地。对的形成多在冬季和春季迁徙的路上,亦有在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到达后不久,群即逐渐分散,成对进到富有鱼和水生动物的林中溪流觅找巢位。通常营巢于紧靠水边的老龄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在岸边岩石缝隙、地穴、灌丛与草丛中营巢。每窝产卵8-13枚,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不久即离开雌鸟,与别的雄鸟一起到僻静处换羽,孵化期32-3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出壳后的第二至第三天即从巢洞中出来进到水中,即能游泳和潜水。

国外分布: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北美北部和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越冬在繁殖地以南,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

凤头鸊鷉 Great Crested Grebe学名:Podiceps cristatus

凤头鸊鷉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50厘米),具显著的深色羽冠,下体近白,上体纯灰褐。繁殖期成鸟颈背栗色,颈具鬃毛状饰羽。嘴形长。以鱼为主食。

翅膀既短又圆,显然是不能高飞翱翔的鸟类。两条腿的位置可以说已经长到尾部,脚趾两侧的瓣蹼十分发达,除了适于游水之外,在陆地上几乎是寸步难移的。它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在既是开阔水面又长有芦苇水草的湖泊中,极善水性。时常把头部朝下没进水里,接着完成一个漂亮的前滚翻动作,然后在水下作一段高速度潜泳,再在远处露头冒出水面。

凤头鸊鷉建造浮巢,但是比小鸊鷉的巢大,浮在湖上像一个盆。这个浮巢的建筑材料是水生植物的叶子,能随同水位上涨而漂起,不但不会往巢里渗水,还可以因为湿草发酵产生热量,有助于鸟蛋的孵化,使性喜贪玩的亲鸟在孵卵期间也能忙中偷闲,到巢外去舒筋活腿地嬉耍片刻。与小鸊鷉不同的是,当孵卵亲鸟离巢时,并不衔取水草堆以巢顶,所以此时巢内的鸟蛋可以一览无遗。一般下两枚蛋。亲鸟齐心协力地喂养子女,并且亲自担任它们的“游泳教练”。它先让幼雏伏在自己的背上出游,然后来一段泅泳,有意迫使雏鸟作单独的潜水练习,让它们很快地掌握和熟悉水性。

从欧洲、亚洲,一直到非洲、大洋洲,都有它们栖息。在我国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甘肃、宁夏、青海和西藏等地区,越冬时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广大地区,近年也发现有一部分凤头鸊鷉也在我国东北的辽东半岛和东部沿海一带越冬。

黑颈鸊鹈 Black-necked Grebe学名:Podiceps nigricollis

喜欢成群在淡水或咸水上繁殖,冬季结群于湖泊及沿海。

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及其幼虫、各种小鱼、蛙、蝌蚪、蠕虫以及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繁殖期5~8月,营浮巢,每窝产卵4~6枚。和其他鸊鷉一样,游泳时,黑颈鸊鷉亲鸟有时会将雏鸟放到背部。

在中国数量稀少,分布于美洲地区和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

普通鸬鹚 Great Cormorant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

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

常成群栖息于水边岩石上或水中,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河口及其沼泽地带。常成小群活动。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善游泳和潜水,以各种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普通鸬鹚多数为留鸟,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一般不迁徙;在黄河以北繁殖的种群,冬季一般都要迁到黄河或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迁徙时常集成小群,有时亦有多达近百只的大群。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在一起营巢,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基本形成。营巢于湖边、河岸或沼泽地中的树上,有时一棵树上有近10个巢,也有在湖边或河边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岛上营巢的。每窝产卵3-5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约60天,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3年左右性成熟。

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北美。

红脚鹬 Common Redshank学名:Tringa tetanus

红脚鹬体长28厘米,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有冬羽和夏羽之分。

栖息于沼泽、草地、河流、湖泊、水塘、沿海海滨、河口沙洲等水域。无论是平原、荒漠、半荒漠、高山、丘陵和高原以及泰加林地带等各类生境中的水域和湿地均有栖息。红脚鹬非繁殖期则主要在沿海沙滩和附近盐碱沼泽地带活动。少量在内陆湖泊、河流和沼泽与湿草地上活动和觅食。

主要以螺、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各种小型陆栖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在浅水处或水边沙地和泥地上觅食,常分散单独觅食。个体间有占领和保卫觅食领域行为。

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海岸、湖边、河岸和沼泽地上。巢多置于水边草丛中较为干燥的地上,或沼泽湿地中地势较高的土丘上。一般较为隐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或在地上扒一圆形浅坑,大小为直径15厘米左右,内再垫以枯草和树叶即成。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

常成小群迁徙。该物种分布广范,世界均有分布,繁殖于非洲及古北界。

矶鹬 Common Sandpiper学名:Actitis hypoleucos

矶鹬是小型鹬类,体长16-22厘米。嘴、脚均较短,脚淡黄褐色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

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

繁殖于欧亚大陆,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东到日本;越冬于欧洲南部。在中国繁殖于西北及东北,冬季在南部沿海、河流及湿地越冬,迁徙时大部地区可见。

黑翅长脚鹬 Black-winged Stilt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

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也出现于河流浅滩、水稻田、鱼塘和海岸附近之淡水或盐水水塘和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黑翅长脚鹬春季于4月初至5月初迁来中国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10月离开北方繁殖地往南迁徙。常成群迁徙。繁殖于欧洲东南部、塔吉克斯坦和中亚国家,越冬于非洲和东南亚,偶尔到日本。

普通燕鸥 Common Tern学名:Sterna hirundo

普通燕鸥是鸥科燕鸥属的一种海鸟。体型略小(35厘米)、头顶黑色的燕鸥。尾深叉型。寿命一般可达23岁。

普通燕鸥栖息于平原、草地、荒漠中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河口、海岸和沿海、沼泽与水塘。主要以小鱼、虾、甲壳类、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常在水面上空飞行,发现食物,则急速扎入水中捕食,也常在水面或飞行中捕食飞行的昆虫。

普通燕鸥在保卫鸟巢时会不惜攻击大型的侵略者甚至是人类。

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繁殖区为北极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东及中部。候鸟,有很强的迁移性,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越冬。

棕头鸥 Brown-hea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brunnicephalus

中等体型(42厘米)的白色鸥。背灰,初级飞羽基部具大块白斑,黑色翼尖具白色点斑为本种识别特征。越冬鸟眼后具深褐块斑。夏鸟头及颈褐色。与红嘴鸥区别在虹膜色浅,嘴较厚,体型略大且翼尖斑纹不同。虹膜—淡黄或灰色,眼周裸皮红色;嘴—深红;脚—朱红。

主要以鱼、虾、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它们捕食能力远不及鸬鹚和鱼鸥,所以经常迫随鸬鹚、鱼鸥之后寻找剩余物。

棕头鸥分布于亚洲中部、南部、东南部。繁殖于亚洲中部,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泽地带。冬季至印度、中国、孟加拉湾及东南亚越冬(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港湾、河口及山脚平原湖泊、水库和大的河流中)。

红嘴鸥 Black-headed Gull学名: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红嘴鸥与棕头鸥的成鸟区别:

(1)红嘴鸥体型小;棕头鸥体型大。

(2)成鸟区别:红嘴鸥虹膜褐色,“眼珠黑色”;棕头鸥虹膜淡黄,“眼珠透明”。

(3)成鸟飞行姿态的区别:红嘴鸥翼尖没有白斑;棕头鸥翼尖有大块白斑。

红嘴鸥数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蝇、鼠类、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和死鱼,以及其它小型动物尸体。

繁殖于古北界(大部分在西伯利亚繁殖);南迁至印度、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在中国繁殖于西北部天山西部地区及中国东北部的湿地。在中国东部及北纬32度以南所有湖泊、河流及沿海地带越冬。繁殖期5~7月,在芦苇或草丛地面上筑巢,十分简陋,产卵2~6枚,孵化期为23~24天。

渔鸥 Pallas's Gull学名:Ichthyaetus ichthyaetus

体大(68厘米)的背灰色鸥。夏羽头黑而嘴近黄,上下眼睑白色。冬羽头白,眼周具暗斑,头顶有深色纵纹,嘴上红色大部分消失。

第一冬的鸟头白,头及上背具灰色杂斑,嘴黄而端黑,尾端黑色。

渔鸥栖息于海岸、海岛、大的咸水湖。有时也到大的淡水湖和河流。主要以鱼为食。也吃鸟卵,雏鸟、蜥蜴、昆虫、甲壳类,以及鱼和其它动物内脏等废弃物。

渔鸥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海岸、湖边和岛屿上。常成群营巢。巢多置于水边悬岩或平地和沙地上。也常常与其它水鸟在一起营巢。巢主要由水生植物、枯草和草根构成,内垫有羽毛。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广东等地,繁殖于青海东部青海湖和扎陵湖,内蒙古乌梁素海等地,迁徙经过四川和新疆。冬季偶见于香港。

凤头麦鸡 Northern Lapwing学名:Vanellus vanellus

凤头麦鸡中型涉禽,体长29-34厘米。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头顶的角,甚为醒目。

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有时也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

在中国北部为夏候鸟,南方为冬候鸟,其间 (河北以南,长江以北)为旅鸟。春季最早于3月初至3月中旬即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